2016年3月31日 星期四

點刻三線大龍蝨 Cybister tripunctatus 繁殖全紀錄

----前言----
台灣已知有65種的龍蝨,研究這領域的不多,體型從最小的1.5mm到40mm以上,翅鞘顏色差異很大,而我至今採集了超過十種龍蝨,這次成蟲是從一家蟲店購入了一對點刻三線大龍蝨,不過後來在台灣的低海拔郊區也有採集到。

想必大家最大的煩惱是哪裡有龍蝨,分佈於台灣低海拔無汙染的埤塘、蓮花池、茭白筍田……,春季到夏末是產季,不過龍蝨對野外環境的條件是很苛刻,也導致龍蝨逐漸面臨瀕臨絕種的問題,有緣能採集再來繁殖看看囉。


點刻三線大龍蝨生活環境


Cybister tripunctatus (Olivier, 1795) 點刻三線大龍蝨 

體長:23-28mm,雄性和雌性體型上差異不大,兩側有橙黃色的條紋,翅鞘表面光滑和不明顯的點刻,腹部為黑色,大龍蝨屬中最常見的,台灣、日本、中國都有分佈,成蟲和幼蟲皆為肉食性,雄蟲的前足跗節膨大為吸盤,而雌蟲沒有,壽命超過一年,成蟲可以過冬。
全台灣的低海拔地區皆有分佈,埤塘和較深的茭白筍田能夠見到,目前在台灣數量越來越少,原因包括:野生池塘消失、水泥化的池塘、農藥噴灑……。

一般成蟲對食物並不挑食,只要是生肉幾乎都吃,餵食的頻率不用很高,超過三天未進食也能夠存活,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吃剩的食物可能會有油脂滲出,導致油脂覆蓋水面而讓龍蝨無法浮出水面呼吸,所以最好是龍蝨已經不再進食時就取出食物殘渣和換水。
在冬天時龍蝨是可以過冬的,活動力會大幅度下降,所以也不會進行交配,而食慾會減少,差不多一個星期只需餵一次。

取得容易度:★★(普通)
成蟲養殖容易度:★(容易)
幼蟲養殖容易度:★★(普通)

成蟲壽命:1年以上

-----繁殖紀錄-----

2016年4月~2016年7月
溫度大約都在25度上下
產卵介質:芋頭
死亡的原因可能:脫皮失敗、互咬、羽化失敗、表面油脂導致窒息而死


交配
*溫度25度上下,通常吃飽了就會開始交配。
產房布置
*放多根水芋,莖部置入水中


產卵

*過幾天後就會開始有咬痕,有些的咬痕會有卵,咬痕很多時就可以取出隔離開來。


卵期(大約10天)


 *注意:不建議挖開芋頭取卵,隨時注意幼蟲孵化,一出來就隔離且分開。


幼蟲期

**幼蟲必須要分開養殖,食物吸食完後要取走,水面變髒應立即換水!!**

一齡幼蟲(大約7天)
*食物:搖蚊幼蟲(紅蟲)、孑孓
*注意:最好是每天都餵食,龍蝨幼蟲似乎對絲蚯蚓興趣不大。





二齡幼蟲(大約19天)
*食物(前期):搖蚊幼蟲(紅蟲)、孑孓
*食物(後期):麵包蟲幼蟲(取得容易)、蝌蚪

*注意:當體型已經大紅蟲很多時可改餵食麵包蟲,幼蟲對靜止的東西沒有興趣,可以先將麵包蟲放入水中讓牠麻痺,之後鑷子夾著在幼蟲前晃動,幼蟲就會去抓住麵包蟲並開始吸食,不過需要耐心。此時期的死亡率是最高的,龍蝨幼蟲是吸食的方式,所以吸食完後立即取走,水質變差要換水。

二齡前期

二齡後期


三齡幼蟲(大約14天)
*食物:麵包蟲幼蟲、小型魚類
*注意:基本上跟二齡後期的方式差不多,要餵食移動較快的魚類可以放置在較小的空間以利捕捉。當幼蟲拒食時就準備上岸化蛹,可以將牠放置在有水有土的化蛹區了。



前蛹和蛹期

蛹室佈置
*2/3的土和1/3的水,從水到土為斜坡的設計,土必須高於水面很多。

一邊可以墊高


一盒只放一隻

前蛹和化蛹(前蛹約19天、蛹期約8天)
*注意:土不要過乾、小心螞蟻入侵,可以取出放置人工蛹室,但是不建議這麼做,因為前蛹受到干擾有可能會爬出後又在重新做蛹室,提高了死亡的風險。

挖開時發現是還未化蛹


化蛹後的模樣


 羽化

從卵到羽化約77天,感動的時刻

人工蛹室中羽化,金黃色~


過了半天後~



 天然蛹室裡出土


成蟲

*注意:羽化的新蟲開始好動時就可以取出了,放置在有岸邊的水域,讓牠慢慢學習如何游泳。

剛出來的新蟲(母蟲)



從卵到成蟲約77天 *(生長期會受溫度和濕度等等而影響)



心得

人生成就達成一個了~,以前繁殖過鍬形蟲、獨角仙,這次來挑戰完全不同類型的生物,龍蝨的幼蟲時期不像鍬兜可以遺忘飼養法,必須很細心的照料,但是相對的幼生期就很短,從卵到成蟲約77天,跟大部分的鍬兜比起來超快,但是龍蝨的幼蟲時期是出錢又出力啊(累...,最後結論:這種大型的龍蝨至少可以一年兩代,如果食物充裕能夠大量繁殖,基本上母蟲很會生,有交配過就不怕斷種。